Pages

28.8.10

为什么需要艺术电影及其影评

这篇,也可以是《绘画与评论》的参考文章。


============

转载自:雅昌艺术网


前苏联导演塔可夫斯基同时也是诗人
那么,谁能理解他们呢?或许需要内心情感同样微妙而复杂的影评人,他们把自己对影像的感受,把他们所接受到的情感信息用文字表达出来,使其清晰化。在我看来,好的影评人就像是高僧,他们的文章首先在情感上能点化别人,使情商不高的人能在阅读影评时联想到电影中的某个时刻,突然在情感上产生顿悟。而那些关于导演是否牛,只简单把电影归为“好”或“坏”的评论,基本上都是废话。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需要艺术电影的理由,那些越是你不能理解的电影,你去和它交谈的时候,事实上你的情感和智慧都得到了拓展。如果所有的电影都尽在你的能力和趣味之中,你能得到的就很有限。关键是,如果将文化变成只满足大众最通俗需求的服务业,这样下去我们这个民族就会养成文化上的惰性,这将是难以治愈的国民病。

影评人孙孟晋就是一位已经上道的高僧,他刚出版的影评集《激情迷宫里的凝视》,有很多段文字让我心头一热。他在谈到上海老电影时说,“现实的东西不存在了,传奇才会不断诞生。”这句话甚至让我理解了我自己,我的《海上传奇》为什么要拍上海弄堂的消失,并把片名定为“传奇”。他在谈到比利时达内兄弟的电影时感慨,“天空对于很多人是压得很低的,他们生活在边缘,他们也生活在每一个角落,没有仰望,甚至没有抬头。只有艰难与永无止境的前行。”

写下这些文字的孙孟晋也是多才多艺之人,他集音乐评论家、诗人、电视工作者……多种身份为一体。这样的背景使他在进行电影评论的时候,有足够丰富的艺术经验作为参照。他有能力把电影和“垮掉的一代”、摇滚乐、结构主义、毒品、环保、农业社会的乡愁和后工业时代的孤独,这些繁杂的当代文化经验放在一起讨论。在我看来,他是中国少数几个能称上现代电影评论家的人。说他现代,当然就是说有的人不现代。是的,如果一个没有接受现代艺术成果,系统地了解当代艺术演变,并且拥有大量阅读、听乐、观影经验的人,他在评论当代电影时,他判断的参照在哪里?

作为乐评人的孙孟晋,听遍了各种各样的声音;作为影评人的孟晋,他也有丰厚的观影积累。他的书从上个世纪的经典之作,到历次电影运动,从东方的武侠电影到当下的商业大片无所不包。现在的影评,似乎不再需要对电影历史有纵深的了解,但孟晋的影评之所以写得生动是因为他掌握了历次艺术运动所形成的艺术发展周期。看穿这个周期,就会获得历史观念,也就能从小津安二郎关于家庭的电影,到理解侯孝贤的《咖啡时光》……

安德烈-巴赞在他的《电影是什么》一书中谈到,每一个杰出的电影作者,在他们的电影中都应该留出一个空洞,而这个空洞是留给观众的空间,让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体验、艺术触觉去扩张个人的经验,形成电影和观众之间的关系。能够使自己的电影留有这样空洞的作者是谁呢?孙孟晋都列了出来:达内兄弟、沟口健二、马丁-斯科塞斯、胡金铨、王家卫、费斯-阿金……

在当下谁能够用自己的经验读懂那些导演在影片中留着的空洞呢?孙孟晋恰恰是这些导演所留空洞的最好的观赏者。《激情迷宫里的凝视》就是孙孟晋用他敏感的情感与艺术触觉,帮助观众理解导演留下来的那个空洞的努力。好的影评文字,可以帮助读者在电影和影评之间获得自我。

孙孟晋诗人般的激情跟永不枯竭的情感,赋予了这些电影跟他的想象与解读,他的文字非常贴近于电影本身要传达的意念,能够让我们发现深埋在内心深处陌生的情感,于是我们知道为什么在电影之外还需要有老孙这样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