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7.8.10

试谈我对观察人的热爱 -- 观照自己




[原创 2007-04-04 06:14:33]

应yoyo小姐要求,她说我在博客放太少欧洲行的数码照片,所以做了整理后,登出分享。托她之福,我对着这些数码照时,又有了一次纯审美的愉悦感,特别对着那些拍人像的黑白数码照片。

几个月前给chai chai zi看了后她即问:‘在旅行时,选择拍黑白照真是一个重大的抉择。你通常什么时候做这个抉择’我想了一下即答:大街上拍人群时。对,或许那样我会失去颇多原色彩,可我这个人,真是对多色彩有很强烈的厌恶感,不喜欢除了彩虹以外,过多的色彩出现在一张画面里,尤其面对乌泱泱的人群时,想想,每个人在家细心琢磨打办,当中有些装扮可是是花了几小时细心斟酌色调`汰选衣饰配搭后才到大街上来的,这样的一群人放在素色的历史古城前,我眼睛就立刻叫疼。


我太喜欢观察人了,像第一张照片里那个小孩的年龄时,我就乐于在大人们的腰际间察言观色,察同龄朋友的装大人语调,观仰头后才能见着的大人脸色。我推测这是处于对生存空间求存的一种本能,我出生大家庭,家里居住的最高人次达到过40几人,彼此关系单纯又复杂,所以言行措辞必须小心,要不能伤了‘民族和气’而又能保住基本权益,颇考幼龄小孩的政治智慧。如此长年累月训练下来,我对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调有着颇高的敏感度,我并沉溺其中。

因为那样的家庭下,我于是厌恶复杂的人事关系,不爱耽于‘多’的诱惑,希望东西越少越好,因此后来现在我喜欢凡事极简,推崇一切单纯为上。我选择油一工作室作为未来我往目标漫走的指引,因为我想追求一种理性的态度,我对那些静穆而平淡的一切东西,感到舒适而亲切。


我在欧洲境内的一个月时间里,抛却到美术馆增加观看经验以外,我都在街头晃荡,不为暴走采点,不为拍照,只为沿途中纯粹观看,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by foot。我跟jc说,我在法国时住在大拱门附近,从大拱门走到凯旋门,不停的走要一个小时,四千步左右,来回八千步。他说:你七线的!所以我不告诉他我每天走两三万步的路,有三双袜子被我走出洞来,脚跟起水肿,不然他会说:你二十一线的!

至今,我拍了特别多的小孩,但我没法解释对于拍摄小孩的热爱,如果原因只是他们天性单纯,那么问题就引刃而解了。有友危言:这是恋童癖,你跟michael jackson是一国的,我怕到现在。我仔细想后,愿意原因只有一个:我热爱人性中质朴的美,这种美没有目的性,不沾功利`实用主义,不带喧哗`炫耀`展示。


我最初告诉朋友,我过去欧洲主要想看看另外一边人怎么生活着,看那边的画家们画怎样的画,但后来我自省时,其实也没那么人文,我去到那儿对他们怎么生活并不十分热衷知道,半个月以后我在画前也只是一扫而过,到了英国我更抗拒去美术馆了。我想我在街头,纯为欣赏,欣赏一种‘无目的性’的美。

先说说美术史上艺术家与评论家对人和美的关注。

持唯心主义观点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Plato)认为美是终极理念,是独立于人们的感知而存在的,‘技艺’(即艺术)是对自然的直观模仿,模仿只能暗示`启发`唤起`映射美。他认为美的形式,必须与均衡有关。他的学生亚里斯多德(Aristotle)反对唯心主义观点,认为实物本身包含本质。他说:美取决于大小和次序,且并非抽象,其存在于客观与事物之中。

《持矛者》的雕刻家伯利科列特斯德(Polykleitos)首次运用情感因素,他的《法则》则提出艺术中所包含的艺术理念,和理想比例有关,而有着理想比例的英雄雕塑,事实上带有鼓励或监督希腊人民以其为目标,多进行体能锻炼,保有并加强捍卫国家的能力,够随时进入战事。因此,美学在均衡与比例的基础上,加有指导人的功能。

中世纪的基督教美学关注图像,将图像视为教导信徒的主要媒介,强调的是崇拜`教导`回忆。有神学家提出:愉悦是美学经验的核心,而美是神秘的,宗教的,宗教之美能启迪人而往高级的境界攀升。所以这个时期,美只为道德`教育和宗教的需要而服务。

在西方艺术史里,真正开始对‘人’产生兴趣始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前后,该时期的艺术家开始思考人本身的人文价值,这种想法从乔托的作品开始便可见其雏型,到十六世纪始由“人”的代表达芬奇集大成,以科学家的眼光警惕画家需掌握自然法则,面对作品除了均衡与比例外,还得注意解剖`结构`光学和色彩,勾勒人物轮廓时也不能忽略关注人物内心的灵魂,从而使艺术达到新的领域,一洗中世纪呆板`过于允称的拜占庭祭坛艺术和哥特艺术风格。不过,这个时期所认为的伟大的艺术,必须以‘istoria’为目标进行创造。

所谓的‘istoria’,意思指涉及那些经过时间与传统的认可的主题和人物,作品比如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米开朗基罗的《创世纪》`拉斐尔的《雅典学院》,都严谨遵守该原则并以无比的创意和气魄,奠定了他们美术史上无法被撼动的伟大地位。

17世纪为巴洛克艺术时期,艺术理论基本上遵循传统艺术原则:指导人`感动人`愉悦人。这时期,心理学的元素开始被引入艺术图像,人体的运动被视为情感和意味的指示器。勒布朗(Charles Le Brun)提出主张:自然法则支配科学,而艺术法则必须支配自然。17时期,也是色彩与线条之争,艺术遂产生理性与感性之分,线条与思想有关,色彩与感觉有关。

18世纪,视觉艺术的独特性质开始被热切关注。

艺术史家温克尔曼(Johann Joachim Winkelmann)发现文化与艺术间的重要联系,他推崇希腊黄金时期的艺术风格,认为其有高贵的单纯和静谧的伟大,重视内敛而轻视激情的表现。

期间,启蒙运动启发了后来“为艺术而艺术”的观念,艺术家对美学的态度从严格的主题关注转到空间中存在的基本形式要素,如造型`构图`色彩。另外,经验主义者提倡把关注焦点从经验的对象中心引导到经验主体,强调对美的体验与审美愉悦很大程度取决于观看者本身。而后康德(Immanuel Kant)认为心灵具有秩序,是心灵把模式和体系投射到宇宙,而美不存在物中,而是物与观察者的心灵--主观与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他还认为美不该带目的性,而在于形自身,此种美显得睿智而和谐。


十八世纪以后的美学关注尚待细嚼消化,以上内容乃从美国美史家Vernon Hyde Minor《艺术史的历史》整理出来,。此书在欧美被誉为‘艺术史的圣经’。

读到经验主义和康德的美学理念时,即迫不及待重温过往所拍照片,不禁拍手认同康德所说:美存在于物与观察者本身,心灵把模式和体系投射到宇宙,审美愉悦不具有目的性,但它与观察着的经验和联想有关。

我拍人物照,从未细想捕捉那一霎那的表情的背后理由,而只记挂一点:我要捕捉瞬间的表情。但瞬间这一概念,太笼统了点,那么多瞬间,为什么偏选其一?同时,我对人物表情非常重视,因为表情能折射心理反映,暗示情绪变化,我想在画面上如果有个吸引人的表情,这张图也就算站得住了。当然,这是行外人的自我理解。


我看电影的时候也很注意表演者的演技,常常在家里看dvd时,如果戏里有表演出彩的部分,过后我会不断旧戏重温,然后仔细琢磨每个表情变化前的酝酿,例如演员的眼神转动,眼神凝视的点,讲对白是从心而发,还是显露背诵的痕迹,所呈现的肢体语言符不符合我对角色的理解等。好的表演者很讲究生活经历,没有真实的体会,和背后思想的融会贯通,很难能将角色诠释的收放自如。我喜欢老戏骨Al Pacino,他永远半盖的双眼皮眼睛就已经很有戏了。他在《Scent of women女人香》里演个瞎眼的退休老上校,戏尾在大学讲堂上大骂校长的那段表演,酣畅淋漓,很让人大呼痛快。我以后回看乐不下20遍,仍未觉厌倦。这部片子,让他赢得该年奥斯卡影帝的荣耀。

有人这么说:当一件作品仅仅是为了被观察而存在于我们生活中时,我们才能真正观察它,情感才能更有纯粹性。我觉得有道理,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进行得太快了,我们很难用电影的慢镜头细心体会每个瞬间发生的事`观察人的每个不同表情变化。面对某些事,我们在现实生活的反应或会因为环境与道德责任的束缚,而变得不纯粹,可能变成一种当下情况所需要的本能反应,而脱离了审美需求。所以有些日常生活中再普遍不过的场景`人的活动`建筑,当其被艺术手法和形式凝止在画面上了以后,观者始能更加无目的性地细细品味它。

认真与过往作品---绘画或照片---进行比对时,我对自己的审美倾向有了相对明确而清晰的概念,我以为那种静谧`平和`沉静的元素最能让自己感动,我更希望日后以它作为我艺术美学的核心思想。相比巴洛克的骚动与色彩,我较推崇文艺复兴时期的理性与线性,希腊艺术则更佳,因为更加纯粹和简明,像老庄的无为而治,我也欢喜。我的欧洲行五个城市里,以文艺复兴之都---佛洛伦萨的内敛`低调最让我感觉踏实,罗马太骚动,巴黎太明媚,阿姆斯特丹太闲逸,伦敦则太规范。

诗婷说得真正好,越是期望一种状态,越是自己想要而得不到的。所以大家都在为理想的生活而汲汲营营。只不过,理想这个亭亭佳人,她的高姿势心态使她喜欢跟人的欲望较劲,欲望怎么追也追不到她。就算有刹那光彩,侥幸得手,沉闷和无聊这俩损友就会来搭讪。何不考虑理想的姐姐,理智?追求理智的生活,伴随而来的,还有孩子叫知足。

原来我去欧洲,找的是我自己。

当然还有探望老友。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