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我刚进美院,第一年念的是壁画系开办的进修班。由于课表排的都是专业课(技术实践为主),所以班上来自三山五岳的进修生们对于各种校内额外讲座,皆抱着趋之若骛的心态去参加,总渴望多听一些绘画以外的东西,比如绘画史学和理论。我也不例外。
而到了正式念研究生的时候,课表上除了专业课外,也安排了一些文化课,例如艺术概论、语文课。这下可合我意了,主要这种正式的文化课,不需要像一般讲座那么拥挤——讲堂内人满为患,以致窗口上都站满了人,挤不进来的学生只好踮着脚在窗口外听——研究生自可舒服地坐在位子上听老师讲课,谈道理。
可是第一堂艺术概论课就让我愣了,坐在我身边的同班好友,在老师进课堂后讲了五分钟后,缓缓地把带录音功能的MP3拿出来,然后按上录音键,就在我耳边说了一句话:“我不喜欢这帮人谈绘画,我觉得他们不懂得画,只好瞎聊。“。说完,他就自顾自地趴在桌上睡觉了。后来,课讲到一半,他把名点了后,也就撤了。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看见画者排斥评论家的情形出现。
往后,类似的情况,不胜枚举。
进修班同学正围着李晨老师说过往的学习生活。2004年 |
16 comments:
是不是評他們信口胡吹,只說不做,不了解畫者的心情...?我覺得畫者的複雜心情到不一定是觀眾能完全了解的...
那到不必那么快就掉入我是你非的结论里,各有各的立足点,往后我再慢慢道来。
可能真的会很慢哦。
哈哈...我明白了老師...也許我更應該做的是多畫多畫...而不是多話多話...謝謝老師!!
多话多画才对嘞。
明白!!哈哈!!
类似的家伙在本地画坛更多;不管你混什么文化背景/语言源流的“圈子”,随时都要提防这拨人……嗯,老颜在自己的博客留言栏里就逮到一个了?哈哈!
讲个笑话:若要故弄玄虚的话,画者的“复杂心情”不仅仅观众无法完全了解,恐怕连画者本身面对自己的“复杂心情”之际也形同陌路!
另,请问“心情”可画否?如何画?
^^
‘心情’两字是语言逻辑设定的符号,认得他们的人,自会对号入座,认不得的非洲人、中东人,只好靠翻译,找到对应的认知。绘画就是一种编码的过程,画家把情感‘收编’在画里,企图唤起观者的情感共鸣,很多时候,也靠导览员的翻译。
长璜,这题目是自己开给自己的题目,我只希望能够在二元辩证下弄明白一些东西,倒不是想抨击些什么。还得劳你常来提点啊。
谢谢老颜的说明。惟我还有二怕:
一怕有人把“心情”当成“密码”,即便是再好的翻译员大概也会措手不及的;二怕有人误将“乱码”视同“心情”,然后自以为能收编——实为“挤进”——在一个矩形的画面里即可,岂不悲哉?
盼老颜再开解我这个怕事者 :)
长璜啊,别怕,慢慢翻,情感真挚的作品,其密码总有被成功翻到的一天。乱编成码,只要愿意继续锤炼,也总会越来越找到门路的。我只怕队伍中继续有人走失掉啊~
但愿“密码”和“乱码”皆为九流画家之搞作,所谓哗众取宠、自欺欺人而已;一旦这拨人的底牌不经意让人翻开了,即使不掉队,恐怕也很难继续迷人眼目了!
可是,矛盾的是,不掉队者当中亦非全属九流之上上者;到底是什么原因使然呢?
哈哈~
本地的生态,你总比我了解。依长璜你看,评论界的权力,是不是太弱了?
作品有感染力,自然能感动人。我比较赞同的一句话是:“艺术到了极致,就是令人发出一声赞叹...”
最近跟画廊老板娘闲话聊聊,自己觉得这其实是各方面之间的误解吧?画家说评论的不懂的画,那试问,如果你叫那个评论的也画画,他怎么写得好评论呢?就算你真的画得多,我敢肯定画廊老板肯定看得比你多。其实是各自站的立场不同,只是各自都难以将心比心的去理解对方的话语。
是本地的评论还没发挥到他的作用,即作为一个监督者的角色吧?所以没人在乎他。就好像艺术在大马的社会里一样吧?
謝謝長璜老師,浩名老師,振利老師的教導,我對藝術這條路上還有很多東西不明白,也看不多,還希望從各位老師身上多看,多學,多問一些,所以講多錯多:P...抱歉抱歉...
學生個人覺得,心情是能畫在紙上的。
還有一個傻問題要請教老師們:到底評論家是怎么去評一幅畫的好壞,美醜,價值高低或其他?(還是評論家其實扮演的是導讀者的角色?)
是不是其中就像浩名老師說一樣:其实是各自站的立场不同,只是各自都难以将心比心的去理解对方的话语,因而導致誤解?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這只是學生自己小小的看法,恐怕離題了,如有不對之處,還請老師們指點:)
浩名:你道出了一个重点:谁在乎?
除了艺术系学生、收藏家、画家、画廊、评论员等相关人士,还有多少人在乎艺文消息呢?还有,谁来提供一个平台让画者与评论家‘礼尚往来’?
Jaafar:根本不需担心,反而得多带动你的同学讨论才对。
不一样,导读者担任‘翻译’作品的角色,评论家的角色则在于评论作品的价值。
Jaafar,不要叫我老师啦,我跟你同辈而已。
我的感想是所谓的评论是要依循一个“客观的标准”给予评价,然后对于新冒出来的东西(我不是单讲艺评而已)给与评价、定论、意见,从而维持整个领域的秩序,不至于认人固执己见自成一格。然后变得天下大乱吧?
可是在于艺术这个近乎没有标准的领域里,各有说词,明明艺术品被创造之后就是独立的,在于观者怎么赋予客观的东西主观的理解罢了。可是碍于评论家个人的审美趣味、眼光等等,作品于是被“定下标签”。印象派一出道的时候就是被评论打死的啊,可是评论却在后来同时带起了整个美国现代后现代,可见评论的力量是很大的。
但纯粹文字的解释也是难免有漏洞的吧,就是写作者能够任意发挥,内容可能自圆其说。我就在《艺术家》中看过一篇文章,那画家的画明明就是烂得透顶,评论竟然给我写:我们在这里并不是要去欣赏它的技法,而是要欣赏它的题材、对故乡的依恋、绘画的一致性...OK咯你讲完咯...于是纳闷了老半天...
体系的不完善,是评论没法发挥作用的主因吧?想象在马来西亚,你写了一篇评论,你都不懂要拿去哪里登啊?就只能等在自己的blog里,好友分享分享发发意见...幸好现在facebook这个东西还有“share”这个功能,有东西想分享很容易就能传出去。只是我们始终不是德高望重的专业评家,在画坛还没影响力,写的东西充其量也只是发发牢骚,分享经验、看法而已吧。
但至少我们有在写在交流啊
Post a Comment